空間,一般講的是兩個,一個是實體的場,一種是虛擬的場,兩者結合共同影響用戶的整體消費體驗。在店鋪整體布局和設計中,我們可以考慮使用931法則。
一、氣勢(9)
氣勢是指品牌LOGO、店招或門頭戶外廣告等要能夠在9米以外形成對用戶的吸引。通過色彩布局、燈光明暗程度、工藝材質去充分表達店鋪的品牌調性,貼近目標客群的審美取向,從而引起用戶的探索欲。
二、引導(3)
賣場場景中間的貨架排列,要考慮3米之內,是否有沖擊力,有貨架說話的能力,和競品擺在一起,有什么不同。比如宣傳門面,門外堆頭,活動畫面,視頻展示,易拉寶之類的。
三、詳情(1)
進入了賣場,往里走,就是細節,1米內的內容,能否看清楚。比如產品細節,活動內容,內部情況等等。
舉個例子,是某個機場的無印良品,這是跟機場合作的,機場出地方,商家出施工,做出一個公眾免費的休息空間。
這就是由原來的魚塘思維,升級到牧場思維。
原來店家都期望用戶進店,他們好“捕魚”,現在無需進店,只要用戶舒服的停留,修葺牧場,有空間,有水土,有森林,不著急立刻“薅羊毛”,打出品牌體驗感。
這個休息空間的風格、材質、做工,跟店鋪是一致的,這就是潛意識里的感知播種。接下來本能就會想逛他們家店,即便不逛,潛意識里也是享受到了他們家的免費服務。你有占便宜的心理,于是補償心理就會啟動,今天不買,下次也會買,或是對品牌持有認可的態度。
整體而言,我給你呈現的不是一個擺放設備的角落,而是一種氛圍,一個場景,一份心理上的錨定體驗,比如宜家家居。
現在人家把它放成生態,遏制了一下子的薅羊毛的短淺思維,只要用戶舒服,你停留的時候,就有機會看看我,因為我的裝修風格,我的光線,我的音樂等等,從而有機會看上我。具體來說,有人流動線、氣流狀態、貨流排列、燈流設計和音樂流動幾種途徑來帶動店面空間的設計。
以貨流和燈流為例。
貨架擺放中,你的一切動作,都是被規劃好的。
比如產品陳列就有很多講究,單排擺放的U字形,一字擺放的口字形,島嶼式擺放的8字形,并排擺放的洄游形等等。
U字形:這樣擺放貨架可以使便利店內形成唯一一個主通道,進店顧客勢必會沿著這條通道深入店鋪,瀏覽更多商品。
口字形:自然形成一個指引顧客向右行走的通道,貨架之間還留有多大副通道,非常符合人們的購物習慣,在顧客較多的時候因為副通道有多個也不會造成擁擠。
8字形:柱子與便利店貨架間形成通道,顧客無論是從左側還是右側繞過柱子,都不會錯過后方陳列的商品。
洄游形:并排擺放貨架可以使主通道與副通道交錯連續,形成多條穿插在貨架間的封閉通路,顧客可以選擇沿著任何一條線走完整個貨架。
過往水平的產品陳列很難留住顧客的視線,購買者更容易被垂直的色塊吸引。在色塊的布置上,垂直色塊需要超過40cm,寬度不要超過120cm。這是產品陳列中,與視覺色彩有關需要注意的小細節。
單從視覺而言,如何利用燈光來強化效果呢?
注意力
可以通過燈光強調展示,吸引人們對產品的注意力。
比如高亮度的櫥窗,大空間的場景展示,吸引人們對ZARA Home家居的注意力,同時幾乎所有的燈光都落在商品上,提示家居系列產品風格和類別。局部照明,不僅可以吸引注意力,余光還可以滿足用戶近距離觀察商品的材質。
興趣點
可以通過燈光呈現和傳播商品具體信息,以強化興趣點。
比如用燈光強調層板架,商品材料的紋路等細節和色彩可以簡單的被識別,同時立面照明又給空間一個寬大的感覺。重點照明通過強烈的光影效果,強調材料的形態和質感。
某些品牌手表店,窄光光束的重點照明,可以給表面帶來光澤并傳遞價值感。
當我們準備用空間說話系統的時候,是要把用戶的整個視線,前邊提到的五個“流”設計好,與用戶有關的起、抬頭、看、聽等,逐個去影響用戶的潛意識,才有可能在不知不覺中不斷的催促購買行為。
注:本文來源于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內容僅作學習分享,不做商業用途,侵刪,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