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 為文旅項目打開了吸引年輕人的新思路,如游戲IP+文旅、動漫二次元+文旅、科技演藝+文旅、劇本殺+文旅、露營+文旅……成為時下炙手可熱的文旅融合。不難發現,這些文化融合的模式憑借娛樂性、社交性、挑戰性、戶外性等特征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的“忠實粉絲”,為消費者游玩帶來了多角度、多層次、多級別的沉浸式娛樂體驗。本文將結合一些案例,探討“文旅+”的亮點以及發展的新可能,以饗讀者。
01
游戲IP+文旅
毋庸置疑,游戲IP已成為文旅項目錨定年輕人的有效“吸流術”。近幾年來,天涯明月刀、王者榮耀、穿越火線、英雄聯盟、和平精英等受年輕人喜愛的游戲IP,都紛紛與多地的特色文旅項目聯合打造定制文旅路線、還原游戲場景體驗,也成為“網癮少年”走向現實生活的一方樂土。
今年5月底,天涯明月刀在官微上發布,其攜手福建當地環興樓打造天刀IP沉浸式文旅項目。國風電競民宿、沉浸式劇場、天衣別院旅拍、天刀集市、土樓茶禮…這些游玩項目不僅融入了當地客家文化韻味,玩家還能在這里看到游戲中熟悉的場景以及地名。據悉,目前該項目已進入掃尾階段,預計7月將正式上線。
此前,天涯明月刀也聯動湖南芙蓉古鎮打造了首座游戲內同款實體家園“天衣別院”。另外,天刀不僅在線上特地加入“天衣別院”同款劇情,線下建筑還糅合了湘西建筑風格特色,為湘西文旅專線增設景觀,助力鄉村振興。
可以見得,在當地文化中尋找和游戲場景的契合點進行融合成為天涯明月刀一大亮點。此外,其他的游戲IP不甘示弱,多以活動的形式成為文旅項目“驚喜活動”的一環。
不久前,王者榮耀聯合北京環球影城開啟為期三個月的“王者榮耀英雄盛會”限時主題活動。王者榮耀在北京環球影城以英雄花車巡游的方式進行特色劇情表演。其以長安區域的英雄角色和劇情故事為靈感,讓長安故事走進真實世界。盡管網上對該活動褒貶不一,但著實也為環球影城收割一把人氣。
對于“文旅+游戲IP”受歡迎的具體原因,IPG中國首席經濟學家柏文喜表示,一是可以增加原有的文旅景點和場景的內容豐富度和感染力,二是可以提升游客的參與性和趣味性,從而提升文旅項目的可游性與項目運營收益。
隨著游玩者體驗需求的升級,游戲IP與文旅項目的融合不再只是將線上場景搬到線下還原就算“大功告成”,而是要將游玩體驗最大化。除此之外,文旅項目之所以熱衷于游戲IP聯合,便是要借助游戲IP的熱度,吸引其忠實受眾到線下。游戲IP從某種程度上也更了解年輕人消費趨勢、場景風格等偏好。文旅項目更愿意與其合作,在線下還原線上沉浸式游戲體驗,同時因地制宜融合當地特色,以吸引內外地游客。
02
二次元IP+文旅
隨著國內創作漫畫的群體日趨擴大和成熟、國產優質原創動漫涌現,二次元產業已進入爆發期。根據艾瑞咨詢預測,2023年中國泛二次元內容市場及周邊衍生市場將向千億級邁進,用戶規模也將達到5億。可見,二次元市場規模十分可觀。一些文旅項目也瞅準國內熱度較高的國漫,引入對年輕人吸引力十足的二次元IP。
去年情人節,動漫評分9.0的《狐妖小紅娘》攜手宏逸集團打造國內首個國漫主題數字景區于杭州臨安河橋古鎮正式開業。結合杭州特有的當地美景,宏逸集團還打造了結緣登記處、許愿鈴、月蘇大婚、相思樹……主打沉浸式夜游。其通過七個場景,五段緣分并輔以高新技術還原動漫情景劇情以及真實的涂山世界,成為二次元迷、情侶、動漫愛好者的打卡好去處。值得一提的是,開業期間該景區取得不錯的成效,開業前兩天門票一度售罄,附近民宿一房難求。
這印證了動漫ip與文旅項目深度結合也能碰撞出獨特的火花。像我們熟知的上海迪士尼,北京環球影城、方特“熊出沒”主題樂園、HelloKitty主題樂園、淮安西游樂園等文旅項目,也充分利用二次元ip搭建沉浸式游玩場景,拉近與二次元ip受眾者的距離。
此外,一系列以旅游為代表的城市也打造了不少城市動漫ip,如德陽的《三星堆·榮耀覺醒》、自貢的《時空龍騎士》、寧波溪口鎮《神奇布袋小子》等。各地城市通過將其建筑風貌、民間傳說、傳統服飾等特色城市文化元素融入動漫之中,充分展示各地風土文化。并以此成為文旅引流的切入口,與流量經濟、場景價值接軌。
03
劇本殺+文旅
劇本殺也已成為當下年輕人熱捧的“香餑餑”。文旅項目如何讓游玩者更有代入感,更有游玩體驗?或許能從“文旅+劇本殺”中找到答案。
這幾年,不少文旅項目將其民國風、武俠風等場景優勢,充分與容易調動人們情緒的故事情節相結合,并輔以優質的服務體驗,致力于從細節處打動游玩者,以留下深刻印象。
去年3月,沉浸式劇本殺《暗礁——長江專場》在武漢“知音號”游輪開啟。超5000㎡的實景空間還原上世紀初游輪布景,可同時容納300人。劇情設計方面,多達70+條主線與50+條支線供參與者游玩。此外,該劇本殺還涵蓋硬核推理、逃跑追擊、陣營選擇、棋牌博弈等多樣化的游戲機制,玩家可根據任務情況在游輪各區域尋找線索、進行互動游戲,成為劇本殺“高端玩家”的好去處。
除了在輪船上,一些景區也在“文旅+劇本殺”中探尋收入增長點。去年五一,華僑城集團投資的成都安仁古鎮則推出了長達兩天一晚的劇本殺《今時今日安仁·樂境印象》,深受游玩者的青睞。該劇本殺是在原來戲劇演藝《今時今日安仁》衍生而來的產物。其已具備編導、演員以及場地條件,為景區減少了許多成本支出。據了解,《今時今日安仁·樂境印象》有三種結局,支線多達上百條,人物故事也在不斷更新中。這不僅提升了游玩者的燒腦推理體驗感,也成為了提高游玩復購率的有效手段。
實際上,文旅項目與沉浸式劇本殺結合的案例還有很多,如江西上饒望仙谷的《我就是藥神》,成都青城山壹點探案打造的《夏》和《杏》、云南彝人古鎮的《彝人古歌——威楚之戰》、四川邛崍平樂古鎮的《臥龍秘寶》、浙江杭州河橋鎮的《狐妖小紅娘》等等。不僅如此,這只隊伍還正在不斷壯大之中。
可以見得,“文旅+劇本殺”的模式,能讓游玩者在吃吃喝喝、走走停停的間歇中,深刻感受當地富有人情味的風土人情,體驗一波三折的故事情節。這無疑能讓有著“敢玩、敢挑戰”標簽的Z世代樂于去參與、嘗試。
04
科技演藝+文旅
每到迪士尼,夜晚的煙花以及燈光秀是不容錯過的重要一環。在技術不斷更新迭代的時代,文旅項目為消費者打造的燈光演藝也越來越夢幻、越來越震撼。再加上一系列戲劇演藝,讓消費者如同置身于另個時空。
去年《只有河南·戲劇幻城》正式開門迎客,這是由建業集團攜手王潮歌導演在河南打造的中國首座全景式全沉浸戲劇主題公園。該主題公園被高達15米的土墻圍住。穿過麥田,便能從土墻縫隙中進入。墻內是被分為56個格子的另一番天地,每個格子里的布景都大不相同。戲劇幻城以厚重深遠的中原文化為主題,以沉浸式戲劇藝術為手法打造而成,成為現象級的旅游演藝。
值得一提的是,這個占地622畝的戲劇幻城是中國最大的戲劇聚落群,涵蓋3大主題劇場、3場震撼大劇、2場夜間大秀、10座微劇場、超過33個演出地點,長達700分鐘不重復的演出。置入其中,無論是在燈光舞美的加持下,還是代入逼真生物劇情演藝中,都能帶給消費者集視聽觸覺于一體的享受。
同樣在科技演藝上有所造詣的文旅項目還有法國狂人國主題樂園。該主題樂園奇妙之處在于沒有任何娛樂設施,有的只是聚焦法國輝煌歷史的演藝項目以及和凸顯主題文化元素的場景。其能被人們記住,便是其深入人心的演藝項目。其演藝項目互動感強、參與感強,充分利用了多元化舞臺技術、新科技元素營造文化沉浸感。其中,夜秀La Cinéscénie是狂人國重磅劇目。整場表演采用以超2000人演員、煙花秀、燈光秀、3D投影、無人機等相結合的方式,讓表演在多維角度上去呈現。
值得一提的是,有了科技演藝的加持,也能讓傳統的歷史建筑煥發出新的光彩,展現不一樣的韻味。武漢的《夜上黃鶴樓》便是采用“光影+演藝”的方式打開沉浸式場景,古代的經典神話、黃鶴樓的春去冬來、黃鶴樓因經歷大火傾倒又涅槃重生,通過燈光秀的方式展現出中國傳統文化獨有的浪漫。
圖片來源見水印
科技演藝實際上能以多種多樣、靈活自由的形式,為消費者打造真真切切、虛虛實實的美好印象。但若想應用好“科技演藝+文旅”的模式,關鍵在于需要在想象力、市場需求的探索上多努力幾分。
05
露營+文旅
在疫情、工作壓力、生活焦慮等因素的積累下,年輕人紛紛走出戶外,希望通過大自然對心靈進行洗滌、撫慰。恰好戶外露營正當潮,成為年輕人既能放松身心又兼顧游玩體驗的不二選擇。一些文旅項目也將露營“支棱”起來。
Snow Peak 戶外樂園(Snow Peak Land Station Hakuba)位于日本滑雪勝地長野縣白馬村,是原本2018年打造的Snow Peak FIELD SUITE HAKUBA豪華戶外帳篷宿營地的一次再升級。Snow Peak 戶外主題樂園被劃分為門店區、露營區、活動區三塊區域。門店區有米其林三星名廚石川秀樹打造的餐廳、星巴克咖啡等門店。
露營區提供設備出租。活動區的草坪是開放空間,可以預約體驗熱氣球、騎馬等戶外運動項目。Snow Peak 戶外樂園在美景之下,將露營與文旅活動體驗結合起來,提供高游玩體驗的省心露營之旅。
“露營+文旅”這種貼近自然的旅行方式已然深入人心。雖然目前其已成為一大趨勢,但事實上將露營旅游作為主流旅游業態還有一定的距離,為消費者帶來滿意省心的娛樂體驗還有提升空間。可以預見的是,隨著對消費需求洞察的深入,“露營+文旅”將會不斷升級迎來大發展。
當前,新冠疫情仍對旅游業帶來較大的負面沖擊,但整體上疫情帶來的影響呈減弱趨勢,人們出游的心正“蠢蠢欲動”。隨著人們對疫情共存的生活逐漸適應,未來旅游需求也將得到釋放。值得注意的是,旅游群體年輕化趨勢凸顯,文旅項目為應對該變化趨勢,探索多種“文旅+”,有針對性地吸引目標客群。
實際上,“文旅+”模式多種多樣,不止于上述所提及的模式。值得注意的是,上述所說的“文旅+”模式,并不是說只能結合一種。可以因地制宜結合多種模式,像浙江杭州河橋鎮的《狐妖小紅娘》不僅有“文旅+二次元IP”,還融入了劇本殺、科技演藝于其中,使得內容更加飽滿豐富,讓游玩者獲得多層次體驗。
但話說回來,如何將“文旅+”更好地應用于文旅項目之上,最后的落腳點還是應該要回歸“因地制宜”。
正如中國文旅創新創業智庫叢書總編張德欣所說,“文旅+”模式要注重因地制宜,通過盤點當地的旅游特色資源及優勢,從“專、精、特、新”出發,打造差異化項目。只有當文旅項目很好地利用當地資源,才能更容易成功,并且不是每個地方都適合搞旅游。像中藥材特色小鎮正是因為有中醫中藥為基礎才讓其成為康養小鎮。
當然,要想將文旅項目做得長久,“文化內涵”核心也不能少。柏文喜表示,文旅項目在打造“文旅+”應該注重項目本身的人文歷史與自然景觀內涵,在此基礎上在針對項目特點和游客群體的偏好進行體驗度提升性的賦能。比如漓江上的山水實景演出”劉三姐“、華清池的實景演出”長恨歌“,對于活化山水、提升人文感受和游客參與度、體驗性就很有效果,并成為這兩個景點不可缺少的“文旅+”的配套內容,而且也大大提升了項目收入。
那么,除了游戲IP+文旅、動漫二次元+文旅、科技演藝+文旅、露營+文旅,“文旅+”還有什么創新模式能夠吸引年輕人?
“文旅+”實際上是可以創新無極限,不斷”+創意“和”+模式“的。比如近年來出現的元宇宙與虛擬現實技術也可以”+文旅“的。而體驗性強、參與度高且帶有娛樂性質的創新模式會更加吸引年輕人,也更容易獲得比較好的經營效果。
“文旅+”是個跨界融合體系,不是簡單業態的疊加。要從消費市場尋找商機,文化是靈魂,旅游是載體,加的是資源支撐。從供給側來說,需要基于目標人群發掘更多深度、主題玩法,玩出不一樣(Young)。
注:本文來源于銥星云商新媒體中心,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內容僅作分享,不做商業用途,侵刪,謝謝!